救救香港海灣 潛水員海底執垃圾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9/04 19:42

分享:

分享:

相片來源:Greenpeace 綠色和平

「一潛一垃圾」發起人萬志權(Raymond),是香港最早一批學潛水的人。面對遼闊無邊的海洋,儘管Raymond有二十多年潛水經驗,但他一直也只當自己為海洋的一個訪客。

潛水要遵循訪客之道,不要留下任何垃圾

他這樣說。Raymond每年潛水,在欣賞海底多姿多彩的生態環境時,也看到千奇百怪的垃圾,還有最令人頭疼的「鬼網」。痛心之餘,他提倡每人都可以盡自己能力,為香港海洋做多一點。

海洋的垃圾「龍宮」

Raymond向我們描述了他在香港見過的海洋垃圾:

在海底,比較常見的有膠樽、膠袋,有時也會見到一些傢具,如冰箱、沙發甚至一張完整的鐵床,還有些奇怪的物件,比如車胎、麻將桌等。

這些人類的廢棄物組合起來,可以建造一個垃圾「龍宮」。

比較國外的潛水熱門地,Raymond認為香港的海底垃圾更多。原因主要有兩個,第一香港是地少人多。人口越密集的地方,垃圾就會越多;第二個原因,是香港地理環境獨特,沿岸有很多內灣位,其他地方的垃圾隨洋流聚集到香港的海灣後,不易再流出大海。

而每年的6月到9月,珠三角的垃圾都會隨著黑潮來到香港,除了垃圾,黑潮也會帶來包裹著工業污染物的淤泥。

夏天是最適合潛水的季節,卻也是海洋垃圾最多的季節

Raymond感到無奈。

除了外地飄來的垃圾,香港人也會產生海洋垃圾。在沙灘享受日光浴的遊客、在遊艇上聚會的年輕人、在海邊的垂釣者、出海捕魚的漁夫,都是海洋垃圾的製造者。

其中,捕魚留下的漁網是最讓Raymond頭疼的垃圾。這些殘留在海洋的「鬼網」會纏住海洋生物,極有可能勒死牠們。但鬼網面積大,很難清理。Raymond曾經見過一個漁網包住了整個海灣的海床,要三個禮拜才能清理乾淨。

相片來源:Greenpeace 綠色和平

另外,有時有些鬼網融合在海洋裡,要把牠清理出來,可能會捲起一大片海床,破壞海底環境。有一次,潛友發現了一個面積巨大的鬼網,但上會卻佈滿了墨魚蛋。

墨魚把卵產在漁網上,整個漁網像個聖誕樹,上面掛滿了墨魚蛋,如果把這個網清理掉,就會殺掉千百個墨魚BB 的性命。

一潛一垃圾

在海底裡,能夠撿到垃圾只有潛水員

Raymond說道,這也是他當初發起「一潛一垃圾」活動的原因。

夏天是潛水的季節,每天都有數百個潛水員進行潛水活動。如果每個潛水員每次潛水時,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帶走一小塊垃圾,那最後清理的垃圾數量也是可觀的。

Raymond認為,作為一個潛水員,首先要做到自己的行動不會污染環境。出海時不塗太陽油,潛水時不留下任何垃圾是每個潛水員最基本的要求。其次,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,帶走海底的垃圾。

然而古語有云,欺山莫欺水,潛水活動是有一定的危險,在撿垃圾時潛水員一定要先評估自我的安全。在確定垃圾對自己沒有傷害,而且自己的能力可以拎得起的情況下,才將垃圾帶走。

相片來源:Greenpeace 綠色和平

爲了將一潛一垃圾的概念推廣給更多的人,Raymond和我們分享了他的計劃。現在玩潛水的人大多有自己的攝影設備,能拍下海底美妙的生物,也能拍下海底的垃圾。Raymond計劃收集這些海底垃圾的照片,製作成一條橫幅,把在海底見到的畫面給更多人看,讓更多人關注海洋環境。

此外,Raymond自己研究了一套處理鬼網的方法:一個剪刀,一條繩子,一個浮泡,擺在一個袋裡,兩人合作就可以清理走一個漁網。Raymond的女兒正在畫下整個步驟,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方法。

面對海洋,我們不要帶走任何東西,也不要留底任何東西,這才是訪客之道。

香港政府沒有「海底清理隊」,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需要像Raymond這樣的有心人,也需要更多的有心人。

行動應該處於最後,防止才是最重要。每個人做到不向海洋扔垃圾,而且互相監察。每個圈子從自己做起,潛水也好,露營也好,行山也擺,這樣理想才能一步步實現

這是Raymond在訪談中講的最後一句話,也希望你和我都能從自己做起,保護香港海洋這片藍。

原文刊於「Greenpeace 綠色和平」網站fb專頁,獲授權轉載。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,原題為〈海底的訪客之道〉

撰文 : Greenpeace 綠色和平